在“2018 中国IPv6发展论坛”上,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田辉介绍了专家委组织编制的《中国IPv6发展指标体系》以及我国IPv6发展情况。
图: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田辉
我国IPv6发展状况
第一,从运营企业来看,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加速。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已全部实现IPv6互通,并全部开启了IPv6国际出口。
第二,互联网企业IPv6改造进展方面,目前,百度、腾讯、京东、阿里都明确地提出改造计划。
第三,云服务平台IPv6支持情况方面,腾讯云一共有42 类产品,都处于改造过程中。阿里云包括SLB、NAT64、CDN 等数十款产品已经支持IPv6用户访问。百度云产品EIP 和BLB 已经支持IPv6访问。
第四,内部分发网络(CDN)IPv6支持情况。当前,内容分发网络(CDN)的IPv6支持情况有一定的改善,但节点数量、覆盖率都明显不足,仍需加快速度。
第五,LTE 终端设备情况。对知名度较高的10 个品牌LTE 移动终端测试结果表明,基本支持IPv6。
第六,IPv6用户数情况。据APNIC 数据显示,截至2018 年6 月底,我国IPv6用户达到353 万。国内运营商IPv6地址分配超过亿级。IPv6国际流量显著增长。
指标体系涵盖多个维度
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秘书处组织专家委各单位专家成立“中国IPv6发展指标体系”编制工作组,经过多轮征求意见,形成指标体系送审稿。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审查通过了“中国IPv6发展指标体系”。指标体系涵盖IPv6活跃用户、宽带用户、流量占比、资源占用量以及“云”、“管”、“端”、“用”等八大基础维度。
第一,指标紧密结合了IPv6行动计划的各项要求,它的指标非常有针对性。
第二,覆盖了产业链的上下游,比较完整客观。
第三,在指标中包含多种可获得性,包括企业上报、在线监测、实验室监测,但从长远来看的话,应该更多用技术手段来进行监测。
第四,考虑到发展性,这个指标也是随着整个规模部署的进展要进行持续地滚动更新。指标体系的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。一是IPv6活跃用户占比,目前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上是使用了6 个垂直领域,包括及时通讯、搜索引擎、网络新闻、网络视频、购物以及地图。要求其中的TOP 旗舰店使用一些监测手段为指标进行服务。二是IPv6宽带用户占比,反映我国在LTE 网络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中已分配的IPv6地址(不考虑物联网)的用户情况。当前包括LTE 网络IPv6用户占比和互联网宽带接入IPv6用户占比的综合生成,未来随着运营商业改造,应该也包含运营商的活跃配置的使用情况。三是IPv6的流量占比,下一步将结合运营商在骨干网等多方面的流量统计,加强这方面的统计。四是IPv6资源占有量,相对比较简单,包括地址、域名等方面。五是云端的就绪度,为未来怎么应用改造打下基础。六是网络就绪度。七是终端就绪度。当前最主要的是下一步如何实现数据的广泛采集。八是应用可用度,包含商业网站、政府网站以及央企、央媒的网站等网站支持度,以及移动应用支持度。
(本文刊载于《中国教育网络》杂志2018年8月刊)